懷 念
作者/白玉俊
近日回村,聽聞齊氏家族正在編纂族譜。翻開那古樸的篇章,當目光觸及齊氏三門次輩長子齊永正的記載一一在黨五十八年,擔任村支部書記三十余年的功德墨跡時,齊永正大哥那親切而堅毅的形象,瞬間躍入我的眼簾。
今日又讀罷齊創(chuàng)勝為其父齊永正所寫的三周年祭文,字字泣血,句句含情,令人心潮難平。他一生堅守初心,鑄就楷模風范,其高尚遺風,必將世代傳承,光照千秋。
三十多年的村支部書記生涯,飽含艱辛與不易。從互助組、初級社,到合作社、人民公社,再到改革開放的浪潮,時代不斷更迭,他始終牢記入黨初心,矢志不渝。田間地頭,總能看到他披星戴月的身影;凜冽寒風中,他帶領村民平整土地、打井取水,以無畏的勇氣戰(zhàn)天斗地。他用堅實的脊梁,扛起了鄉(xiāng)村發(fā)展的重任,帶領村民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在我心中,他就是鄉(xiāng)村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典范。
齊永正大哥的家國情懷,令人由衷敬佩。作為家中長子,他吃苦在前,勤儉持家。為了撐起這個家,他四處奔波,辛勤勞作。家中蓋房、幫兩個兄弟娶妻成家,樁樁件件,他都親力親為,付出了無數心血,是當之無愧的頂梁柱,是有擔當、有抱負的農村鐵漢。不僅如此,他還多次投身國家建設,在甘河、澇河、太平河治理現(xiàn)場,他揮汗如雨;在華陰、0702戰(zhàn)備修路工地上,他不辭辛勞。每一處建設現(xiàn)場,都留下了他奮斗的足跡。
他愛社愛民,品德高尚。曾任兩屆縣人大代表,為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言獻策又身體力行。積極宣傳并號召村民,踴躍向政府交納公購糧;帶頭擁軍優(yōu)屬,關心照顧五保戶,扶弱濟貧;修路建校,捐物捐款,調解矛盾糾紛,為民排猶解難。猶記得那年青黃不接時,村民們窮困潦倒,即便公社分撥了救濟糧,也無力領取。關鍵時刻,是永正大哥承頭,叫上黨員干部齊永春、齊萬明,四處托人情、湊錢款,幫助村民渡過難關。用自已的行動,溫暖著鄉(xiāng)親們的心。
齊永正大哥,是我年輕時心中共產黨的形象。高中時,我曾以他為原型,寫了一篇《書記哥》文章,得到了班主任初紅老師的好評,被當作范文,讓我在講臺上宣讀。那時的我,一度因文章受表揚而沾沾自喜。如今想來,并非我的文筆有多出色,而是文中主人公一一支部書記齊永正,在南灣谷子地,不畏艱險,不顧個人安危,只身下井掏泥取水抗旱的英勇事跡和給生產隊搞副業(yè),赤腳過河趕馬車,在落石河灘拉石料的感人事跡及他甘于奉獻,一心為公的高尚品德,深深地在感動著老師和同學們。
齊永正先生將畢生精力奉獻給了黨,奉獻給了村民,奉獻給了孝義坊村這片他深愛的熱土。用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市縣領導先后到家看望慰問這位德高望眾的老書記。他是當之無愧的好黨員,令人敬仰的好長者,是我心中永遠的好大哥。
在慶祝建黨104周年的日子里,當我緬懷革命先烈,追憶偉人毛主席時,共產黨員齊永正大哥的音容笑貌總會格外清晰地浮現(xiàn)在眼前,懷念之情也如潮水般涌上心頭。他雖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yè),卻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給子孫后代留下了寶貴精神財富。
永正大哥離開我們將近二十年了,但他可貴的奉獻精神,早已化作永不熄滅的燈塔,在歲月長河中溫暖而堅定地綻放光芒,永遠激勵著我們跨越風雨、砥礪前行。
作者簡介:白玉俊,籍貫:陜西省鄠邑區(qū),中共黨員,服役,從警,退休。文學愛好者。
【詩韻樓觀】
~~~~~~~~~
縱情筆墨 快樂自我
~~~~~~~~~
特邀顧問:王芃 張地君
文學顧問:魏龍 凡夫易談
總編:詩韻樓觀
主編:陳潔 張香榮
編審:吳建輝
編委:宛雪 秋芝韻 呂孔雀
美術編輯:呂義孝
刊頭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龍 存良
法律顧問:石根丹青
投稿加主編微信:13991136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