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赤子》作者手記——
家有“傻娘”
今天農(nóng)歷六月初六,是中國人民自認的“母親節(jié)”!作者重發(fā)《家有“傻娘”》一文……以示祭奠!
又逢母親節(jié)了。每逢清明倍思親?,F(xiàn)再次轉發(fā)此文,表達晚輩兒女對慈母無限敬仰和思念之情……。
我的媽媽是何門老大,出生在甘家,少年,童年,都是在甘家度過的。媽媽的婚事,由我外公一人做主,換了35畝農(nóng)田,嫁給了我的父親劉旺明。媽媽對她的婚事,抱怨了整整一輩子……
我娘傻,盡干傻事。聽我奶奶說,我出生那年,鄰居陳氏的家庭產(chǎn)婦,半年后也生下了一個小女兒。產(chǎn)后無奶喂女娃(據(jù)說是得了奶瘡),女娃餓的哇哇大哭。我娘知道了這件事,立即趕過去,為陳家小姑娘喂奶(劉陳兩家是最近的鄰居),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兩個月后,她果斷讓我斷奶,專心給陳家女兒喂奶,直到那女娃一歲斷奶。為這事,我的奶奶一輩子都抱怨我的媽媽……
這件事傳開后,劉氏家族的同輩人,把我媽媽稱為“傻嫂子”。何氏家族的人,把我媽媽稱為“傻大姐”,我奶奶稱她為“傻媳婦”。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在我幼小的心靈中,就把媽媽當成“傻娘了”。
傻娘還干了一件傻亊,令我終身難忘。這事由奶奶引起的。那年我六歲,冬天,媽媽和外公都給生產(chǎn)隊公共食堂加工面粉。奶奶想了個歪注意,她用一塊白布,縫了一個長約十公分,寬約四公分的布袋,(書抱剛能放下),讓我在看媽媽推磨時,裝(偷)一小袋面粉回來(那年頭民眾生活異常困難)。我懷著小偷一樣的心情,掇手掇腳地來到磨房,其實我并不知道面粉和麩子的區(qū)別,我的心在跳,手在抖,慌亂中,我在磨臺上抓了三五把大麩,裝在奶奶特制的小布袋子里,還沒有裝滿,這事被我的媽媽看到了,她猛撲過來,一把搶過小布袋,將小布袋撕成了碎布片片,把麩子倒在了磨臺上。轉過身,不由分說,照著我的左臉,”啪啪啪”,就是重重的三巴掌,左邊的鼻孔鮮血直流,我眼冒金星,昏頭轉向,沉沉的倒在地上……這時,媽媽慌了,她把我拉起來,鼻血還是止不住,急切中,她撕開了我的棉衣袖口,取出了一些棉花,搓了一個小棉球,硬塞進我的鼻孔中,暫時止住了流血……我一手壓著鼻孔的棉球,一手捂著左邊的半邊臉,哭哭啼啼的跑回家,向奶奶訴冤……奶奶一把把我摟在懷里,老淚縱橫地說,“都是奶奶惹的禍,明知你媽媽傻著呢,還指揮你往槍口上撞,讓你挨打又挨罵,奶奶讓你受委屈了,奶奶不好,奶奶不對,奶奶以后再也不干傻事了……”我的鼻孔又滲血了,奶奶取出棉球,用含著奶奶和孫子淚水的涼水為我洗頭,一次又一次,只洗到水中沒有一點點血色才停止……為止血,奶奶用一根紅頭繩,扎住了我右手的中指,過了一會兒,鼻血不流了,這件事就這樣暫時平息下來。誰也沒料到,當晚媽媽回家后,又一次唇槍舌戰(zhàn)開始了。奶奶嚴歷指責我媽不應打娃娃,還打的那么重?媽媽理直氣壯,得理不僥人。她說:”我外爺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說過,從小偷油,長大偷牛,我們貧苦人家,要有骨氣、正氣、志氣,凍死迎風站,餓死不低頭,再苦,再累,再窮,絕不干那些偷雞摸狗的蠢事、傻事、胡塗事!要堂堂正正做人,實實在在干事。這是我外爺立下的家規(guī),世世代代都不能破!”真沒想到,傻娘一口氣,說出了那么一套又一套的大道理,我雖然只有六歲,這些話我卻記住了一輩子,就好像昨天剛說的一樣。奶奶自知理虧,也就消怒了。未了,她丟了一句“下不為例”!我不知道,這句話是對媽媽說的,還是對我說的,也許是對她自己說的。這是我心中的迷……。
“傻娘”所干的第二件傻事,還是與家庭育兒有關。我的二弟,出生在1965年6月。到1966年5月,未滿周歲……傻娘堅決給未滿周歲的兒子斷奶……婆說不行!夫說也不行!傻娘決心已定,我行我素……。
那年夏收大忙季節(jié),傻娘丟下孩子,丟下家事,埋頭參加夏收,果真獲獎了——獎歷的各稱是“夏收積極分子”!獎品是一張寫有“夏收積極分子”的獎狀,一條白毛巾,一個50頁的寫字本子。我那時年幼,真不知道,傻娘的這種獎勵,有何意義?
傻娘干的第三件傻事,說來有點可笑。我外爺在舊狹道渠兩側,栽了二十多顆沙棗樹,多年后變成了一片棗樹林。每年秋冬前,我們都去外爺家收棗。媽媽傻不傻,弟妹們夸她能上樹,她就上去了,打了一樹又一樹,忙了一整天,她連一個沙棗都沒拾上,三個姨姨又夸又笑傻大姐,勤勞能干,就是沒有拾上沙棗兒,這時,我媽媽才知道上當了。三個姨,三個舅媽,她們她一把,你一把,給媽媽的筐筐里裝沙棗,就這樣,媽媽提著半筐沙棗回家了……
好了,我媽媽干的“傻事”多如牛毛,無需一一講述了。以前年少無和,也認為家有“傻娘”,現(xiàn)在看來,傻娘不傻,她是一位心明眼亮,大公無私,大智大勇的女中豪杰,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大大方方,堂堂正正,有板有眼,有模有樣,站得端,行的正,為下一代兒孫晚輩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我媽媽是2004年不幸因病去世的。沒娘的孩子像根草……我對母親的不幸病逝,感到萬分悲痛。旦愿母親在另一個世界,沒有痛苦和災難,平靜地生活,直到永遠……。
慈母手中線,游子衣上衣……我心中永遠銘記著母親的大恩大德,永世不忘!
作者簡歷:
劉志軍:
筆名——
(— ?。?/div>
甘肅《敦煌赤子》撰稿人;生于1952年5月9曰。高中學歷。
原服役于陸軍第四十七軍,步兵一四零師,四一九團戰(zhàn)士。曾以小說、散文及新聞報道等作品、發(fā)表于《人民日報》;《解放軍報》;《陜西日報》;《甘肅農(nóng)民報》;《農(nóng)家女》;上?!豆适聲返葓罂碗s志;長篇小說《敦煌赤子》,網(wǎng)發(fā)在都市頭條,等網(wǎng)絡平臺,頗受熱心讀者的喜愛和好評。
作者聯(lián)系電話:
13309374620(含微信);
注一:
凡是愿全文閱讀《敦煌赤子》一書的熱心讀者,按裝“都市頭條”,或打開百度、游覽器、今日頭條等網(wǎng)絡平臺,點劉志軍作品《敦煌赤子》,即可閱讀01至500節(jié)書稿全文。
注二:
作者起筆名“一 丁”
兩字,敬請各位讀者關注。
作者嚴正聲明:
《敦煌赤子》網(wǎng)發(fā)以來,從來未發(fā)作者帳號,從未向讀友要過一分錢!凡打著作者的旗號,向讀者要錢要物的行為,都是騙子的非法行為!全網(wǎng)共討之,全民共誅之??!
注三:
作者現(xiàn)在的通訊地址為: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七里鎮(zhèn)新三區(qū)38號樓二單元502室,望周知。
作者舊址: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郭家堡鎮(zhèn)梁家堡村四組20號。
注四:
《山貓》客服熱線:
13830706667;
13830153737:
——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