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字畫界,流傳著許多逸聞趣事。如宋東坡妙筆點畫霉扇為梅花扇,變廢為寶的故事;傳出多個版本,或解縉、或紀曉嵐、或無名書家,惶急之間把王之渙的詩改成詞,逃過一劫的故事……這里,說一個祝枝山冒奇險寫歪詩,然后續(xù)寫成好詩,名利雙收的故事。
祝允明(1460—1527),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字希哲,號枝山,明代著名書法家,后世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枝山非但書法成就驚世駭俗,詩文造詣也高。與唐伯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為“吳中四才子”。據(jù)傳其長像奇特,常自嘲丑陋:因右手生六指,自號“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因一生科舉不順而狂放不羈,與唐寅(唐伯虎)遭際相似,情性相投。數(shù)百年來,民間流傳著兩人的種種逸聞趣事。
相傳祝枝山和唐伯虎相約,到有“人間天堂”之稱的蘇杭游玩,驚動了杭州太守何晉賢。這位太守素來仰慕二人的高名,恭恭敬敬請他們到府上做客,且拿出一禎古畫請二人題字。
作畫是唐寅更拿手,題字當然要請祝枝山。孰料枝山自恃才高,獅子大開口,非得潤筆之資紋銀三百兩才肯動筆。何太守沉吟之際,祝枝山早已微微冷笑著回寓所去了。
自古以來附庸風雅是官僚們的通病,何太守既想得到枝山的墨寶,又不愿意出大價錢。眼見祝枝山掉頭離去,只好留住唐伯虎幫著說合。表示愿意奉送銀子一百兩,請枝山揮毫,唐伯虎答應一試。
經(jīng)唐伯虎斡旋,下人把一百兩酬金送到祝枝山下塌處。枝山也不多說,把這幅極為珍貴的,名為《柳堤送別圖》的古畫展開。只見畫面中一道河堤,幾株垂柳。柳樹梢頭,鳥兒雀躍;柳蔭之下,小舟橫泊。更具情趣的是,船頭坐著一個俏書生,竹篙點住堤岸,將撐不撐;古道上站著一個美婦人,杏眼含悲,欲言不言。真?zhèn)€是:舉手勞勞,二情依依!
枝山深受畫中人真情感染,胸中激情澎拜,絕妙的詩句幾欲脫口而出。可是,這詩句題或不題就在兩難之間了。題吧,氣恨何太守的吝嗇;不題嘛,抹不開唐伯虎的面子。才子就是才子,苦思一陣,終于拿定主意:你給的酬金讓我不滿意,我題的詩也叫你不滿意。
于是,六指狂揮,龍蛇狂舞。你看他題的什么喲:
東邊一棵大柳樹,
西邊一棵大柳樹,
南邊一棵大柳樹,
北邊一棵大柳樹。
題罷,還擲筆仰天長笑。
下人帶著古畫回去復命,何太守展開一看,氣,可就不打一處來了。叫來中間人唐伯虎,面沉似水的問道:“祝枝山毀我傳家至寶,這筆賬怎么算?”
唐伯虎驚疑不定的看過,不禁冷汗涔涔。這哪里是風華絕代的才子所題,簡直是牧牛童子用竹枝鼓搗出來的,一文不值的歪詩。
不得已,唐伯虎只好登門來找祝枝山。問道:“祝兄你什么意思嗎?何太守花費一白兩紋銀,就買你四棵大柳樹?損毀名畫你可賠得起?”
祝枝山胸有成竹的笑道:“唐兄別慌嘛!我的長詩要價就是三百兩。他的酬金只付三成,我的詩也只題三成;如果他付足三百兩,我保管他滿意?!?/font>
何太守聽完唐伯虎的回報,說:“我設宴款待,請枝山先生來此,即興揮毫。長詩續(xù)得好,我付足三百兩;續(xù)不好嘛……”他不再說下去,眼光怪怪的看向唐伯虎。唐伯虎心中沒底,不敢多言,只好心懷惴惴去請祝枝山。
到了約定的日期,何太守邀集了杭州全城的名流,真可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何太守的打算是,如果祝枝山能夠續(xù)好長詩,古畫不僅不會損毀,還會因為祝枝山的名聲而升值;如果續(xù)不好,古畫固然毀了,祝枝山一世英名也就此斷送了。如此兩敗俱傷,也算出一口胸中惡氣。
眾人引頸注目中,在唐伯虎陪同下,形貌奇丑的祝枝山,方步漫踱,一擺三搖,旁若無人般款款行來。略略寒暄過,何太守引領眾人到花園宴會廳入席。
酒過三巡,仆人捧出銀子,鋪開古畫。何太守“請”字話音甫落,祝枝山從容不迫地起身。醉酒拋杯,輕拈狼毫,怪眉聳動未了,鐵畫銀鉤就在古畫上映現(xiàn)。
眾人放眼看去,只見他接著前面四句“詩”寫的是:
任憑你南北東西,
千絲萬縷,
總系不得郎舟住。
這邊啼鷓鴣,
那邊喚杜宇。
一聲聲:“行不得也,哥哥!”
一聲聲:“不如歸去!”
續(xù)畢,落款“長洲祝允明”,蓋上大印。
眾人未敢吱聲,靜等何太守表態(tài)。
何太守到底讀書人出身,深知祝枝山續(xù)寫的詩句絕妙。只見他輕輕放下古畫,對著祝枝山深施一禮:
“枝山先生乃曠世奇才,何某失敬了!”
直至此時,眾人才敢轟天價的齊聲稱頌:“好!”
唐伯虎咚咚亂跳的心,這才慢慢回復到平靜。 一直以來,人們普遍贊賞這首詩。因為,僅僅前面四句,重復寫四棵柳樹,真真單調(diào)乏味,殊不知,那是詩人有意吊胃口。關子賣足、酬金到手后,就筆鋒陡轉(zhuǎn):東西南北那么多的柳樹都“系不住”郎的離舟!這樣,前面的重復,就變成了“一唱三嘆,回環(huán)往復”的反復,倏爾之間,就具備了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郎”的離舟離不離呢,美人的挽留說不說呢?詩人別出心裁的解決了美人的矜持,讓鳥兒替她說出了飽含深情挽留:“春光美好,春宵值千金??!不要走了,跟我回去吧?哥哥!”
此畫經(jīng)祝枝山這一題寫,就遠勝前朝《賞花歸來馬蹄香》
作者簡介:黃道開,資深語文教師,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小說集《青山歌吟》、詩歌集《擁抱春天》、報告文學集《山原春風》、散文集《花殘葉破香如故》等百萬字作品。代表作是根據(jù)《西游記》故事改寫的《東方神話》,全書八萬行,六十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