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歌,在修建紅旗渠工程那個年代,涌現(xiàn)出來的英雄人物,永遠被人民銘記在心,歷史不會忘記他們所做的貢獻。
眾所周知,在紅旗渠修建過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jié)協(xié)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成為中華民族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林縣當時自然條件惡劣,干旱缺水嚴重,十年九旱,是林州人修建紅旗渠的主要原因。 1959年10月,時任中共林縣縣委書記楊貴發(fā)出了“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號召,研究“引漳入林”工程。1960年2月,林縣人民開始修建紅旗渠。
說起修建紅旗渠工程涌現(xiàn)出許多英雄人物,張?;ū闶潜姸噘咧械囊晃?。她1946年出生,是林州市橫水鎮(zhèn)西洹張家屯村人,從1962至1964年主要參加東下渠為主紅旗渠部分渠段的修建工作。
張福花的故事,讓筆者慢慢述說。1962年春,她只有16歲就參加紅旗渠東下渠南坡渠修建工作,時任婦聯(lián)隊長、民工隊長。帶領(lǐng)同鄉(xiāng)的幾百婦女們奔赴一線,她干活身先士卒,任勞任怨,處處以身作則,時刻關(guān)心姐妹們的生活,深受大家的愛戴。她巾幗不讓須眉,發(fā)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寒風凜冽下,被凍得瑟瑟發(fā)抖,忘我工作,與姊妹們一道在渠上打釬、抬筐、推土,干勁十足,絲毫不輸男爺們,大家對她踏實的工作熱情精神所感動,親切地稱她為“女漢子”。因離家較遠,所有民工都吃住就在龍王廟,除干工地的活外,她還要負責給大伙做飯,盡管每天吃著紅薯、面糠、紅蘿卜等粗茶淡飯,有時還吃不飽,但大家一想到能早日把渠建好,嘩啦啦的水能流到田間地頭,麥苗茁壯成長那股高興勁油然而生,就感覺跟吃飽飯似的。那個時期,大伙思想境界高,從不計報酬,有說有笑,苦中有樂,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大干40多天后,南坡渠順利完工。
當年秋天,張福花又被安排到北采桑段修渠,工作強度大、難度高,面對各種艱難,無所畏懼,她帶來姊妹們以認真頑強毅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舍小家,顧大家,沖在一線,靠著熱情與激情搶著趕著最苦最累的活,遇到困難與大伙積極想盡一切辦法,克服眼前的重重困難,一節(jié)一節(jié)的推進,從未因情況特殊而影響到工程進展,用了不到20多天的時間保質(zhì)保量的完工。
1963年春,張?;ㄏ群蟊话才诺綏罴腋G修二干渠和秋天到楊木蘭屯修渠,主要工作任務就是打釬,在寒冬臘月的日子,她的雙手都被凍得裂了口,用力過猛鮮血直流是常事;嘴唇被大風吹出一道道口子,說話都疼得張不開嘴。從早干到晚,在安監(jiān)局的日子里,如果說不累的話,那是不可能得。每到夜里,她多想能有一盆熱水燙燙腳,緩解疲勞,使身體輕松一下,但當時的條件不允許,她沒有絲毫怨言。第二天一早,照樣跟大伙們一樣出工,還是一樣比著干,歡快的的動作洋溢在臉上,一直到干完活為止。每一段渠修完,都留有著她青春的汗水與足跡。
當然,說到累這一切都不算什么?張福花老人說到,最苦最累的修渠時間就是1964年初春,她帶一群婦女來到石口修渠,山坡地勢險要,工作難度大,她們跟男同志一樣負責挖土,搬石塊,有的石塊非常沉重,得好幾個人一起搬到渠上,大伙都累得氣喘吁吁,坐到地上就不想站起來。有時,還因為沉重的石塊讓人脫手受傷。然而,這都不算什么,除了搬石塊外,每天還要跑百八十里的路挑水,一擔水七十多斤,一天挑三、四次運送到渠上和泥,工作量很大,累得她腰酸腿疼,身上的痛只有自己知道。精神的力量是偉大的,她沒有怨天尤人,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能夠鍛煉自己的精神意志,再苦再累也要完成艱巨的任務,讓群眾吃上水,水流到田間地頭,就感到心滿意足了。沒有苦,就沒有甜。
在修渠的工程中,張?;ㄒ灿瓉砹藧矍椋?964年她與志同道合的王長福喜結(jié)連理,愛人是一名放炮手,在修建紅旗渠的工程中,野外攀登過不少懸崖峭壁,打眼裝炸藥,進行爆破,其中青年洞的爆破就留有他的足跡。張福花不僅支持丈夫工作,家里的活全擔著,十分孝敬老人。當時,公公癱瘓在床,做好飯就端到老人面前一口一口的喂,還端盆倒水給他洗臉洗腳,洗換衣物,讓公公享受天倫之樂。她精心周到照顧老人5年多里,一舉一動被大家看在眼里,被稱為“好媳婦”。
在林縣人民的共同努力奮斗下,紅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動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東下渠作為紅旗渠的一部分,實現(xiàn)了引漳河水入林縣,極大地緩解了當?shù)鼐用竦挠盟щy,改善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條件,提高了糧食產(chǎn)量,保障了人民的生活質(zhì)量。這一切有張福花和許許多多參與者所付出的辛勤努力,曾經(jīng)群眾要到幾里外的地方拉水、擔水喝,甚至因搶水而打架的歷史一去不復返。

時至今日, 張?;ɡ先藥е覀儊淼皆?jīng)戰(zhàn)斗的地方,指著遠處蜿蜒崎嶇的渠道和緩緩流淌的水,感慨萬千,自言:“我在修渠上的時間不算太長,是參加修過紅旗渠廣大建設者之一,我沒有因為付出而感到驕傲,但我覺得很值,紅旗渠造福子孫后代,解決大家用水難得大問題,我的付出無怨無悔”。

是??!看著緩緩而流的渠水,是林州人民的生命之源,更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對當年親歷者做出貢獻,歷史不會忘記,值得敬仰。(林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