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行記:奇緣二三事
亓玉玲
緣分二字,總在不經(jīng)意間織就奇妙經(jīng)緯。此番韓國之旅,便遇著幾樁巧事,記之以為念。
同行者中,張連菊妹妹算得一位奇人。論親緣,她原是期鵬師弟內(nèi)弟媳,是亓家的媳婦,偏巧我也姓亓——亓家族中素有"天下無二亓"之說,再論輩分竟又是同輩,一聲"姐姐"叫開,情誼便先近了幾分。
她的神奇,顯現(xiàn)在藥石之上。我牙疼半載,中西醫(yī)皆試過,拔牙之說總難釋懷,換遍青鹽、蜂膠各類牙膏,藥石吃了不少,疼卻如影隨形。連菊妹妹見我蹙眉,遞過兩板人工牛黃甲硝唑:"試試這個。"我按方服用,不過三日,那磨人的疼竟消了,連老輩人說的"牙疼長"之感也淡了,真真是"藥到痛除"。
無獨有偶,同行的"快樂姐姐"孟兆蘭,行至第三日忽發(fā)急病,咳嗽發(fā)燒來得蹊蹺,連燒幾日不見好,臨回國時已念叨著"回去定要打點滴"。連菊妹妹聽聞,忙取出自帶的阿莫西林,讓她服下兩片。不過兩次藥后,兆蘭姐竟奇跡般好轉(zhuǎn),蒼白臉色漸轉(zhuǎn)紅潤,眾人皆嘆:"這藥竟有這般效力!"
后來才知,連菊妹妹早備足了旅途常用藥,一路還與張總家的小女兒悠悠玩得相當默契。一老一小捉迷藏、舉高高,親昵得不像初見,想來這份熱忱與細心,原是刻在骨子里的。
旅途中我身上也有兩樁怪事。那日午后,本是早晚服藥的我,忽想按說明書吃第三次藥,便向郭華要水。他這才發(fā)現(xiàn)水壺忘在餐廳,折返幾十米尋回——失而復(fù)得時,倒覺這插曲添了幾分趣味。
更奇的是那串朱砂手鏈。在游輪甲板上不慎遺失時,我翻遍角落也未得見,原已不抱希望。歸家次日,因急著赴宴,清晨未等洗衣機洗完衣服便出門,傍晚回家重啟機器時,一掀翻蓋,那手鏈竟靜靜躺在盒中!真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至今思之仍覺不可思議。
途中偶得兩句,記之:
異邦萍水遇,藥石解沉疴。
失物忽重現(xiàn),緣深自不差。
韓國之旅中的這些細碎小事,串起本次旅途的奇妙。想來這世間事,大抵如此:不經(jīng)意的善意,總能遇見意外的溫暖;看似失落的瞬間,或許藏著一些柳暗花明的轉(zhuǎn)機也說不定呢!





玫瑰手繪折扇、玫瑰國畫
訂購熱線:13325115197


史志年鑒、族譜家史、各種畫冊、國內(nèi)單書號、叢書號、
電子音像號、高校老師、中小學(xué)教師、
醫(yī)護、事業(yè)單位晉級
策展、推介、評論、代理、銷售、
圖書、畫冊、編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