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寫作
文/葛振東
我最愛好的是讀書寫作,最熱愛的是教書育人。
寫作,是吐露心聲的窗口,是抒發(fā)情感的途徑,是留住記憶的方式,它使我對日常司空見慣的事,進行思考,并把思考結果變成文字留存;寫作是制造精神的食糧,是放飛心靈的自由,是開啟智慧的大門,是同自己的對話;寫作是記錄生活、書寫人生和保存記憶,我常想把自己生活里的酸甜苦辣,生命中的春夏秋冬,工作的經歷與感悟,寫成文字,留作紀念;寫作,是自己思想的表達,是對身邊事情的記載,是對有些事的感悟,是讀書后心得的講述;寫作,首先是思維的整理過程,其次是情感的表達方式,最后是描繪未來的生活藍圖;寫作,主要是為了抒發(fā)情感、表達思想、留存記憶,在品讀文字中取暖,于抒寫文字里釋懷;寫作,對于一個思想者來說,經歷領悟,獨立思考,最后形成自己的觀點與思想,整理保存,交流傳播,激勵人們奮進,這也是我喜歡和愛好寫作的真正目的。

搞文學創(chuàng)作的人,是一個善觀察、勤思考的人。他是把一般人只看到,而想不到的事寫出來。在不斷的思考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可以更好的認識自己,更多的了解他人,了解世界。用文字記錄生活,用作品表達情感。
我喜歡讀散文,愛好寫散文。它是文學殿堂中一種影響廣泛、體裁多樣,備受廣大讀者青睞的文體,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之一。散文能給讀者美的圖畫、美的情景、美的感受;散文能陶冶情操,啟人哲思;散文能撫慰創(chuàng)傷的心靈,給人快樂、溫暖和愛心;散文能激發(fā)斗志,催人奮進······三十多年,我寫了上千篇各種類型的散文。過去寫一些狀物、敘事、抒情和雜文、說理、論述(政論文和教研論文)等散文,近年來,主要寫一些描景、敘事的抒情散文和說理的議論散文。通過幾十年的散文創(chuàng)作,使我深刻地認識到了寫散文的意義和好處。一、散文創(chuàng)作需要深入思考人生、社會、歷史等方面的內容,通過不斷的思考,能夠鍛煉作者的思維能力。二、散文創(chuàng)作需要用簡潔、生動的語言來表達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通過不斷的寫作,能夠提高作者的表達能力。三、散文創(chuàng)作需要作者對周圍的人、事和物進行細致的觀察和描寫,通過不斷的觀察,能夠增強作者的觀察能力。四、散文創(chuàng)作需要作者有細膩的情感,通過不斷的寫作,能夠培養(yǎng)作者的感受力。五、散文創(chuàng)作需要作者有豐富的人生經驗,通過不斷的寫作,能夠讓作者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和他人,豐富自己的人生經驗。六、散文創(chuàng)作需要作者掌握一定的文學知識和技巧,通過不斷地認真寫作,能夠提升作者的文學素養(yǎng),提高寫作能力。總之,散文創(chuàng)作,能夠讓我們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也能豐富自己的人生經驗,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提高寫作水平,還可以帶來身心的愉悅。

生活如詩便成書,歲月似筆終留痕。一筆一劃、一字一句寫下的文字,都是自己真實的情感表達,是對生活與工作的記錄、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對往事的回憶……,也是留存所思,整理所想,記錄生活和成長的過程。
我從讀高中時候開始喜歡上了讀書,那時放學后,經常到街上書店去買書。高中畢業(yè)后,利用空閑時間刻苦讀書和學習寫作。二十年來,寫下了幾十篇(首)散文和詩歌,后來手稿讓一位朋友拿去看,不料,所有稿件被全部丟失,只有自己小本子里留有三首詩。當時知道后,痛悔至極,開始灰心喪氣,險些喪失了寫作的信心。后來毅然重新拿起筆開始寫作,一九九八年以來,二十多年在各種紙質雜志和各類網絡媒體上,發(fā)表文章幾百篇。2004年分三部分出版了文集《犁痕》一書。
我過去是一邊教學一邊寫作,被人們稱為當“園丁”的作家。現在退休后,有了閑暇時間和思考空間,自己每天上午坐在書房桌子前,在電腦上開始寫作,下午躺在客廳沙發(fā)上,打開手機進行修改。過去,我們稱寫作是“爬格子”、“筆耕”,現在卻變?yōu)椤扒面I盤”、“碼字”了。別了,稿紙!別了,鋼筆!在稿紙“井田”里,辛勤“筆耕”的時代已經結束了。而今,自己寫作主要是為抒發(fā)情感,品味人生,調節(jié)心態(tài),充實生活,同時,也為陶冶情操,傳播正能量,記錄往事,留下回憶。人老了,不能養(yǎng)尊處優(yōu),只會吃喝玩樂,而要為人們多創(chuàng)造一些精神財富,給社會多奉獻一點愛心。

2005年以來,自己創(chuàng)作的各類散文主要有:寫景散文,如塞北的秋、陜北報春樹、春之韻等;抒情散文,如塞上古城掠影、品味思念、故鄉(xiāng)情等;敘事散文,如血乳、追懷老榆樹、懷想和父親同校的時光等;回憶散文,如記憶中的烏鴉和鴿子、懷憶師范學習和生活、趕集記憶等;感悟散文,如自愧、書緣、心靈迷惘等;哲理散文,如解悟生命、略悟讀書、苦難是人生一筆最大財富等。二十年來,我寫下了近千篇散文,多數相繼發(fā)表在各種紙質雜志和網絡媒體上,少數保存在文檔里。
現在自己是,讀書,陶然、寫作,怡然、散步,悠然、游玩,樂然、追求,毅然、生活,欣然。文字是喜憂的歌,生活是苦樂的曲。前進路上如有文字陪伴,心里會感到溫暖。我經常讀書,不斷學習知識和凈化心靈,堅持寫作,努力提高創(chuàng)作水平與書寫人生。
2025年6月6日








出品人:李淑林
李淑林,網名陽光,注冊志愿者,仁義壽鄉(xiāng)民星榜樣.最美家庭,眉山市助人為樂最美家庭,名篇.金榜頭條總編導師,文學藝術網、文學名人堂等十大平臺總編。華夏精短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東坡詩詞學會會員,理事,仁壽詩詞學會會員。年年被名篇評為文學領軍人物和年度功勛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