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之美(等三首)
作者:王之彥
漢字之美
(一)甲骨驚世
殷墟骨刻破鴻蒙,風雨神州炬火紅。
刀契龜紋藏契秘,鼎銘商史耀蒼穹。
敦煌卷啟盛唐月,漢字魂擎絕境虹。
莫道文明沉九地,寒宵星斗煥長空。
(二)形演千秋
金聲玉振骨錚錚,篆引泉流隸岳橫。
楷正乾坤存氣度,草飛龍虎見風情。
游魚走獸形中隱,大漠星穹筆底生。
一畫開天驚鬼神,萬年血脈自崢嶸。
(三)點畫玄機
趵突泉邊點有無,孔乙己嘆茴香殊。
撇開苦字禪機透,捺住名心世路紆。
足下行來成卷帙,文中證得化醍醐。
人間事故參差處,滄海桑田入畫圖。
(四)諧音妙趣
二三四五隱寒門,南北東西缺語溫。
石室獅尸音疊嶂,乾隆妙解智回春。
同聲百轉(zhuǎn)迷離境,異字千旋造化根。
莫笑游戲藏大雅,星河擷趣叩天閽。
(五)偏旁巧韻
寒窗寂寞寶蓋愁,車馬逍遙走之游。
浙海波連悲怨水,煙池火鎖鎮(zhèn)海樓。
偏旁義理山河聚,點線機鋒日月稠。
十朋筆落驚方丈,偏旁宇宙自風流。
(六)字載春秋
走馬燈旋虎旗揚,撿聯(lián)雙喜締鸞凰。
字藏鼓角風云變,筆納江河歲月長。
秋鴻有信傳青簡,春夢無痕化玉章。
華夏精魂凝點畫,復興大道由字量。
2025.06.28
漢字中的母系社會
(一)總起尋根
混沌初開萬象蘇,金文斑駁溯靈圖。
天心不落虛空界,母系深藏點畫初。
臍帶懸垂連浩宇,胞衣漫卷啟玄樞。
千年字海沉幽意,欲解先民太古書。
(二)玄天即母
誰言玄字繪蒼穹,玉帶懸垂意象豐。
一點靈光通帝座,萬般幽邃隱慈容。
天非父祖尊高位,母本星河育化功。
臍血殷殷連浩渺,始知宇宙即胞宮。
(三)初字本源
初字凝眸溯太初,裁衣始解胞衣圖。
刀鋒斷處生機涌,血脈連時地氣濡。
脫卻胎衣人獨立,割開臍帶命新蘇。
始基豈是裁裳始,胞系殷殷證本初。
(四)天母觀念
莫道天尊尊在上,母儀垂象本同天。
玄牝之門生眾妙,坤靈之德配幽玄。
地為慈乳天為帶,父系新章母系淵。
一脈幽光通太古,臍痕猶在證嬋娟。
(五)玄色之謎
玄黃并立說洪荒,夜色沉沉裹大荒。
豈是青冥無麗色,原為幽邃孕慈光。
北冥鯤化玄衣振,鶴壽千年墨羽揚。
炫目天威終有盡,玄陰深處母恩長。
(六)玄北之淵
玄武司冬鎮(zhèn)北溟,玄宮斗柄指寒星。
帝居紫微懸天極,神位玄方列畫屏。
鳥影掠空銜玄色,鶴翎浴火化幽形。
臍通玄奧連天母,方位深藏造化靈。
(七)妙玄一體
玅字玄旁意更深,星河運轉(zhuǎn)蘊天心。
幽微難測生民始,造化無窮慈母臨。
臍帶懸空通妙理,胞衣覆地布清陰。
莫言神道歸虛誕,字里玄機太古音。
(八)臍帶通玄
一索懸天證本元,幽玄卍字溯淵源。
胤繁瓜瓞憑茲系,孫繼香煙賴此根。
莫訝玄龜駝北斗,應知臍血貫昆侖。
金文斑駁留真意,母系靈光萬古存。
注:
1. 核心意象“臍帶”與“玄”字:詩中反復出現(xiàn)“臍帶懸垂”、“玉帶懸垂”、“臍血”、“胞衣”、“一索懸天”等,直接呼應文中“玄”字取像于臍帶,象征天母與萬物聯(lián)系的觀點(如一、二、八首)。
2. “初”字本源: 第三首專述“初”字,點明其“從刀從衣”實指割斷臍帶、脫去胞衣的生命起始時刻,批判了《說文》僅解為“裁衣之始”的父系視角遮蔽。
3. “天母”觀念:明確提出“天非父祖尊高位,母本星河育化功”(其二)、“母儀垂象本同天”(其四)、“地為慈乳天為帶”(其四)、“臍通玄奧連天母”(其六)等句,清晰闡釋母系社會的“天母”觀,與父系“天父”形成對比。
4. “玄”之黑色與北方:
“玄黃并立”、“夜色沉沉裹大荒”(其五)對應“天玄地黃”及夜晚天色為玄。
“炫目天威終有盡,玄陰深處母恩長”(其五)點出玄(黑/夜)與母性(陰柔、孕育)的聯(lián)系。
“玄武司冬鎮(zhèn)北溟”、“玄宮斗柄指寒星”、“帝居紫微懸天極”(其六)融入北方玄武、北斗/北極星指示方位(“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文化內(nèi)涵,強調(diào)“玄”與北方、天位的特殊關(guān)聯(lián)(“神位玄方”)。
“鳥影掠空銜玄色,鶴翎浴火化幽形”(其六)融入玄鳥(燕子)、玄鶴的典故。
5. “妙”與“玄”:第七首以“玅字玄旁意更深”開篇,強調(diào)“玄”所蘊含的宇宙神妙(“星河運轉(zhuǎn)蘊天心”、“造化無窮慈母臨”),其根源仍在于母性創(chuàng)造(“臍帶懸空通妙理”)。
6. 臍帶相關(guān)的字族:*第八首“胤繁瓜瓞憑茲系,孫繼香煙賴此根”點出“胤”、“繁”、“孫”等取像臍帶的字,體現(xiàn)母系血緣傳承。
7. 主旨升華: 首尾呼應(“金文斑駁溯靈圖” - “金文斑駁留真意”),強調(diào)從古老漢字(“字海沉幽意”、“字里玄機太古音”)中探尋被父系社會遮蔽的母系文化根源(“母系靈光萬古存”),點明系列詩的核心價值。
2025.06.26
讀“漢字不滅,中國必亡”有感
(一)
折中巧計啟玄關(guān),化雨驚雷震宇寰。
欲破千年陳屋暗,先揚萬里斷垣斑。
文言冗贅誰堪用,白話精真自可傳。
莫道先生言過甚,開窗總在拆梁間。
(二)
倉頡遺珠落玉盤,墨池烽火起文壇。
鋒鏑直指龍蛇筆,星火偏焚甲骨嘆。
廿載刀鋒終見鞘,一朝簡牘盡成刊。
但看阡陌扶犁者,解字聽書倚竹欄。
注:圍繞魯迅"拆屋開窗"的變革策略展開。
1、首篇以"折中巧計"破題,通過"陳屋暗/斷垣斑"隱喻舊文化桎梏;以胡適、黃侃的論戰(zhàn)為筋骨,尾聯(lián)點破激進主張背后的政治智慧。
2、次篇聚焦文字演變史,"龍蛇筆、甲骨壇"勾勒漢字源流,"刀鋒見鞘"暗喻簡化方案出臺,"扶犁者解字"則展現(xiàn)文化普惠成果。
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