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古詩聯(lián)】高研班第三十二期作業(yè):
出題:蔡巧靈
審核:世外桃源
寫作方式:從現(xiàn)成的詩篇1中,分別選取現(xiàn)成的詩句,再巧妙集合而成的新詩。要求有完整的內(nèi)容和嶄新的主旨,詩脈通暢,渾然天成。(標(biāo)注詩句出處)
創(chuàng)作《集句詩》絕句,題目自擬,統(tǒng)一使用平水韻,韻部自選,格律自檢。
下周四7月3日晚5點(diǎn)截稿。每人可作2首,同時(shí)提交。
?
?《盤古詩聯(lián)學(xué)院編輯部》

狀元秀
世外桃源
1趙偲含2何惠明3莫祖穎4蒙奇奇5潘如琴6徐如冰7李曉華8王殿奎9凌贛文10柯美柘11徐家齊12李廣恒13春草14金秋立紅15大橘為重16黃效正17洪德明18汪鳳森19張義春20黃勝玉21李鳳英22成人之美23尹洪寬24青青子衿25李白26一剪梅27錢秀英28王新江29遲晶三陽30孫海平31王茹32根生厚福33李洪輝34林輝榮35溪水36日月

七絕 月色荷塘
文/世外桃源
荷葉風(fēng)翻翠影長(zhǎng), 娟娟臨水弄新妝。
香浮夏夜星飄散,綺綴丹蓮借月光。
第1句( 明代楊士奇《翠影絕句》)
第2句(李訊《觀荷偶成》)
第3句(唐.李秋潭 《 荷花詩 》??)
第4句(唐 · 陳去疾
《踏歌行》)
七絕 醉荷
文/世外桃源
荷影依依斂艷光,疏云淡月媚橫塘。
胭脂雪瘦熏沉水,花酎連添醉益香。
①范成大《暮荷合情》
②《虞美人·碧梧翠竹交加影》宋·謝逸
③《鷓鴣天·賞荷》宋·蔡松年
④(徐彥伯《夜宴安樂公主新宅應(yīng)制》)
1
七絕 秋思
文/趙偲含
蕭蕭江上荻花秋,滿地藤枯瓜未收。
錦瑟年華誰與度,愁還隨我上高樓。
①宋,賀鑄,眼兒媚
②宋,王元量,胡州歌六十三
③宋,賀鑄,青玉案
④宋,辛棄疾,鷓鴣天

2
七絕 望春得句
文/何惠明(湖南)
呼來不許望清光,花氣熏天暖一鄉(xiāng)。
枕上得詩聊自詠,故燒紅燭照紅妝。
①宋劉克莊《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十絕共五》
②明鄭云夫《次韻寄題藏春堂其一》
③明 權(quán)近《書懷》
④宋 蘇軾《海棠》)
3
七絕 好句潤(rùn)心
莫祖穎(廣東)
莫道經(jīng)霜不見花,文王圣德足堪夸。
枝頭小鳥聲聲喚,燈火樓臺(tái)艷如霞。
①馮坦《絕句》
②周作人《數(shù)典詩》
③《大王叫我來巡山》
④《品茶》
4
七絕 秋夜
文/蒙奇奇
江上秋風(fēng)動(dòng)客愁,月明如水浸高樓。
蕭條古木銜斜日,一夜砧聲憶舊游。
①明.張羽,秋日舟中
②清·袁枚,隨園詩話·引句
③宋·寇準(zhǔn),書河上亭壁
④明·謝榛,秋興
5
七絕 秋思
潘如琴(江蘇)
江楓搖落楚宮秋,玉笛誰家咽暮愁。
徙倚闌干聊縱目,數(shù)峰青瘦鏡光浮。
①宋·汪元量《竹枝歌》)
②宋·陸游《月下》)
③宋·寇準(zhǔn)《秋晚閑書》)
④宋·朱槔《用東坡武昌西山韻》)
6
七絕 遣懷
文/徐如冰
漏船載酒泛中流,流到瓜州古渡頭。
萬里悲秋常作客,煙波江上使人愁。
7
七絕 春暮
文/李曉華
山溪野徑有梨花,煙柳風(fēng)絲拂岸斜。
幾處早鶯爭(zhēng)暖樹,綠陰冉冉遍天涯。
①宋·趙鼎
②唐·雍陶
③唐·白居易
④唐·曹豳
8
(一)七絕 春日閑游
文/王殿奎(安徽)
春日尋芳興未休,綠楊陰里系行舟。
且隨蝶影穿花徑,共賞春光解客愁。
①唐·王駕·社日
②宋·徐俯·春游湖
③明·唐寅·落花詩
④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二)七絕 秋夜抒懷
文/王殿奎(安徽)
寒砧萬戶搗衣聲,獨(dú)倚危欄到曉明。
云影漸隨歸鳥沒,一輪秋月照離情。
①唐·李白·子夜吳歌
②宋·柳永·戚氏晚·秋天
③元·薩都刺·過石驛
④明·文徵明·八月十六與張使君放舟
9
(一)七絕 夏韻
文/凌贛文
接天蓮葉無窮碧,滿架薔薇一院香。
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困人天氣日初長(zhǎng)。
①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②高駢《山亭夏日》
③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④朱淑《初夏》
(二)七絕 凝望
文/凌贛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若比鄰。
忽聞歌古調(diào), 晚見雁行頻。
①張九齡《望月懷遠(yuǎn)》
②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④馬戴《灞上秋居》
10
七絕 送別
文/柯美柘
清風(fēng)長(zhǎng)送白云歸,欲別孫翁淚滿衣。
聞道唐州最清靜,揚(yáng)鞭只共鳥爭(zhēng)飛。
①中唐·元稹《游云門》
②中唐·元稹《別孫村老人》
③中唐·劉禹錫《重寄絕句》
④唐·岑參《送崔子還京》
11
七絕 偶成
文/徐家齊
云淡風(fēng)輕近午天,.遙看瀑布掛前川。
即從巴峽穿巫峽,遍地英雄下夕煙。
①《春日偶成》程顥
②《望廬山瀑布》李白
③《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
④《解放軍占領(lǐng)南京》毛澤東
12
(一)七絕 春思
文/李廣恒
綠楊煙外曉寒輕,日暖初催百草生。
蝴蝶夢(mèng)中家萬里,翠微深處夕陽明。
①宋祁《玉樓春》
②陸游《雪后》
③崔涂《春夕》
④元·馬臻《初春即事》
(二)七絕 山居
文/李廣恒
明月松間照,風(fēng)來送草香。
竹深留客處,晚歲有余芳。
①王維·山居秋暝
②劉長(zhǎng)卿·過鄔三湖上書齋
③杜甫·嚴(yán)公仲夏)
④柳宗元·南中榮橘柚
13
七絕 詠荷
文/春草
芙蓉出水站中央,一陣荷風(fēng)拂面香。
向日豈期回俗眼,別依凈域作花王。
①茶韻幽香. 觀荷
②詹家洪. 夏日觀荷
③明.李夢(mèng)陽. 夏日盆荷
④清.查慎行 . 賞荷
14
七絕 蘭花
文/金秋立紅
奕奕幽蘭傍砌栽,推窗時(shí)有蝶飛來。
西風(fēng)寒露深林下,冷魄冰魂不染埃。
①元,文嘉,蘭花
②元,余同麓,詠蘭
③明薛綱,題徐明志墨蘭
④佚名,蘭
15
七絕 詠荷
文/大橘為重
荷葉羅裙一色裁,娉婷仙子下瑤臺(tái)。
紅花伴月行人醉,玉面和風(fēng)俏夢(mèng)來。
①唐 王昌齡 《采蓮曲》
②宋 楊萬里 《仲夏詠荷》
③唐 劉商 《雙蓮花》
④宋 歐陽修 《蝶戀花·越女采蓮秋娘舞》
16
七絕 憶夏游
文/黃效正
接天蓮葉無窮碧,芳草萋萋鸚鵡洲。
回首陰山千里外,醉中聽雨也無愁。
1,南宋 楊萬里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2,清 邵墩 黃鶴樓集唐句
3,明 霍韜 游銀山
4,宋 楊萬里 雨夜獨(dú)酌
17
七絕 荷塘夏韻
文/洪德明
風(fēng)搖翠蓋露珠圓,日吻紅蕖醉欲燃。
蛙跳銀盤瓊碎玉,蜻蜓立角釀詩篇。
(1)劉方平《月亱》
(2)楊萬里《小池》
(3)王維《山居秋暝》
(4)柳宗元《江雪》
18
七絕 夏日情懷
文/汪鳳森
樹下殘紅滿地零,蛙聲次第唱安寧。
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洗出天河萬點(diǎn)星。
(1)當(dāng)代?冬寧《閑吟》;
(2)當(dāng)代?楊愛紅《兒時(shí)鄉(xiāng)村夏夜》;
(3)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4)唐?高駢《山亭夏日》
19
七絕 夏
文/張義春
景雨初過爽氣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接天蓮葉無窮碧,添得黃鸝四五聲。
(1)明·朱瞻基《夏景》
(2)宋·蘇舜欽《夏意》
(3)南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4)宋·曾幾《三衢道中》
20
(一)七絕 暮春感懷
文/黃勝玉
綠陰幽草勝花香,乳燕銜泥入畫堂。
惆悵東欄梨雪亂,一簾風(fēng)絮送斜陽。
①(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②(唐.韋莊《春暮》)
③(宋.蘇軾巜東欄梨花》)
④(宋·趙鼎《鷓鴣天·建康上元作》)。
(二)七絕 暮春感懷
文/黃勝玉
落花飛絮滿池塘,獨(dú)對(duì)殘春欲斷腸。
燕子不歸人又去,一庭梨雪送斜陽。
①唐.趙嘏《喜張諷及第》
②唐.崔涂《春夕》
③唐.錢起《暮春歸故山草堂》
④宋.趙鼎《鷓鴣天.建康上元詐
21·
(一)五絕·望遠(yuǎn)
文/李鳳英
素手玉房前,微風(fēng)一舸懸。
星垂平野闊,雷鼓動(dòng)山川。
(1)唐、李端《聽箏》
(2)清、魏源《湘江舟行》
(3)唐、杜甫《旅夜書懷》
(4).唐、盧綸《塞下曲》
(二)
七絕·春日感吟
文/李鳳英
東邊日出西邊雨,萬紫千紅總是春。
滄海月明珠有淚,落花猶似墜樓人。
(1)唐、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2)南宋.朱熹《春日》
(3)唐、李商隱《錦瑟》
(4)唐、杜牧《金谷園》
22
七絕 落第后吟
文/成人之美
十年辛苦涉風(fēng)塵,客里愁多不記春。
數(shù)日鶯花皆落羽,物情惟有醉中真。
(1).唐.袁皓《及第后作》
(2).唐.豆盧復(fù)《落第歸鄉(xiāng)留別長(zhǎng)安主人》
(3).唐.錢起《長(zhǎng)安落第》
(4).北宋.賀鑄《減字浣溪沙.醉中真》
23
(一)五絕 遙望洞庭湖
文/尹洪寬
氣蒸云夢(mèng)澤,風(fēng)正一帆懸。
杳杳寒江道,長(zhǎng)河沒曉天。
(1).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zèng)張丞相》
(2).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3).唐·寒山《杳杳寒江道》
(4).唐·陳子昂《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
(二)七絕 贊戍邊英雄
文/尹洪寬
江畔何人初見月,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
洛陽親友如相問,不破樓蘭終不還。
(1).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2).唐·王之渙《涼州詞》
(3).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4).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24
(一)五絕 相思
文/青青子衿
去年元夜時(shí),新月曲如眉。
弦上黃鶯語,夢(mèng)長(zhǎng)君不知。
①唐·歐陽修《生查子》
②五代十國(guó)·牛希濟(jì)《生查子》
③唐·韋莊《菩薩蠻》
④唐·溫庭筠《更漏子》
(二)七絕 秋望
文/青青子衿
獨(dú)倚危欄望月悠,煙波江上使人愁。
無端木葉蕭蕭下,萬里風(fēng)煙接素秋。
①明代·何景明《十七夜月思》
②唐·崔顥《黃鶴樓》
③宋·陸游《落葉》
④唐·杜甫《秋興八首其八》
25
(一)七絕 嘆光陰
李白(內(nèi)蒙古)
年光誤客轉(zhuǎn)思家,衰柳閑門日半斜。
君子素風(fēng)悲已矣,長(zhǎng)安虛過四年花。
①唐 王翰
②中唐 黃甫曾
③中唐 竇牟
④唐未 翁承贊
(二)七絕 暮秋
李白(內(nèi)蒙古)
江風(fēng)引雨入舟涼,昨夜承恩宿未央。
滿地白云關(guān)不住,金英繁亂拂闌香。
①盛唐 王 昌齡
②中唐 劉長(zhǎng)卿
③中唐 武元衡
④唐 杜牧
26
七絕 征人怨
文/一剪梅
秦時(shí)明月漢時(shí)關(guān),千里江陵一日還。
忽見陌頭楊柳色,孤峰千仞勢(shì)難攀。
(1).王昌齡《出塞》
(2).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3).王昌齡《閨怨》
(4).李白《登少華絕頂》
27
(一)七絕 深秋
文/錢秀英
江上秋風(fēng)動(dòng)客情,家家打谷趁霜晴。
寒山一帶傷心碧,枯葉飄零意不輕。
(1).葉紹翁《夜書所見》
(2,.范成《秋日》
(3).李白《菩薩巒平林漠漠煙如織》
(4).天香百合永《秋思》
(二)七絕.初秋
文/錢秀英
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山間紅葉隨風(fēng)舞,階下叢莎有露光。
(1).劉禹錫《秋詞二首》
(2).王昌齡《長(zhǎng)信秋詞五首》
(3).秋日《秋天勝景》
4劉禹賜《秋詞二首》
28
七絕 荷鄉(xiāng)
文/王新江
兩個(gè)黃鸝鳴翠柳,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接天蓮葉無窮碧,可愛深紅愛淺紅。
(1).杜甫 絕句
(2).杜牧 江南暮
(3).楊萬里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4).杜甫 江畔獨(dú)步尋花
29
七絕 秋
文/遲晶三陽
陽羨溪聲冷駭人,更憑青女事精神。
天階夜色涼如水,小玉上床鋪夜衾。
1.(唐高蟾《秋》)
2.(唐李山甫《秋》
3.(唐杜牧《秋夕》)
4.(唐元禛《暮秋》)
30
七絕 旅途驛站
文/孫海平
青山遠(yuǎn)近帶皇州,鄰杵一聲終夜愁。
借問泊帆干謁者,夕陽唯見水東流!
①(唐·王昌齡)《九日登高》
②(唐·賈島)《上古旅夜》
③唐·賈島《送饒州張使君》
④唐·韋莊《憶昔》
31
七絕 暮春吟
文/王茹(安徽)
翠掩重門燕子閑,忽聞春盡強(qiáng)登山。
綠陰不減來時(shí)路,明月何時(shí)照我還。
①南宋鄭會(huì)《題邸間壁》
②唐李涉《登山》
③宋曾幾《三衢道中》
④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32
(一)五絕 .夏韻
文/根生厚福
荷香銷晚夏,樹影動(dòng)秋池。
蟬噪林逾靜,螢飛夜更遲。
注:①(駱賓王《晚泊江鎮(zhèn)》②(盧照鄰《七夕泛舟二首·其二》)。③(王籍《入若耶溪》),④(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
(二)七絕.夏居閑趣
文/根深厚福
綠樹濃陰夏日長(zhǎng),榴花照眼映書堂。
忽來一陣荷風(fēng)至,散作清芬滿座香。
注:①(高駢《山亭夏日》),
②(韓愈《題張十一旅舍三詠榴花》 )
③(蘇軾《洞仙歌·冰肌玉骨》 ),
④(朱熹《次韻雪后書事二首其一》)。
33
( 一 ) 七絕 暮歲志存
文/李洪輝(福建)
空余歲月易蹉跎,江送潮頭涌漫波。
疲馬山中愁日晚,千生萬死不消磨。
(1)唐 李頎《送魏萬之京》
(2)唐 元稹《和樂天早春見寄》
(3)唐張謂《杜侍御送貢物戲贈(zèng)》
(4)宋 鄭恩肖《八礪三首》
(二)七絕 歸心似箭
文/李洪輝(福建)
驚風(fēng)亂飐芙蓉水,背日丹楓萬木稠。
總為浮云能蔽日,欲回天地入扁舟。
(1)柳宗元《登柳州城墻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2)唐 杜甫《涪城縣香積寺官閣》
(3)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tái)》
(4)唐 李商隱《永定城樓》
34
七絕 歸路
文/ 林輝榮
淡蕩春光寒食天,頻聞遣使問平安。
往來一萬三千里,回首鄉(xiāng)關(guān)歸路難。
注(1)李清照《浣溪沙》
(2)向子 諲《 阮郎歸》
( 3)陸游《漁家傲》
(4)蔣興祖(女)減字木蘭花
35
五絕 夏夜
文/溪水
夏樹頻爭(zhēng)綠,風(fēng)清沃野桑。
蟲聲侵夢(mèng)短,山近小窗涼。
1、(贈(zèng)云薦 · 釋今無)
2、(寄徐長(zhǎng)谷三十八韻 · 孫承恩)
3、(睡醒得句 · 夏伊蘭)
4、(游還歸寺 · 柳方善)
五絕 雨后
文/溪水
雨過青苔潤(rùn),草木競(jìng)芬香。
竹影和詩瘦,一星爭(zhēng)月光。
1、(錦城寓館 其五 明· 薛瑄)
2、(四月初九日清和絕佳聞賊焚歙·方回)
3、(《竹影和詩瘦》·王庭筠)
4、(飲王廣文宅 ·孫星衍 )
36
七絕·春游
文/敬金忠(日月)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一宿行人自可愁。
人面不知何處去,仙臺(tái)初見五城樓。
注
(1)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2)(唐、張祜《題金陵渡》
(3)唐、崔護(hù)《題都城南莊》
(4)唐、韓翃《同題仙游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