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品古韻】4915 夢回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一首堪稱千古絕唱的詞(作者: 阿春)主播║傾傾

【詩與大地 春品古韻】
夢回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一首堪稱千古絕唱的詞
作者║阿春
主播║傾傾

春天,總是匆匆而去。辛棄疾多想留住春光,留住年華,渴望上天能多給他一些時間,等來一個殺敵報國的機會。他寫下了這首詞,表達心中的無奈與壯志難酬的憤懣。
玉樓春. 風前欲勸春光住
宋. 辛棄疾
風前欲勸春光住。
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隨流落水邊花,
且作飄零泥上絮。
鏡中已覺星星誤。
人不負春春自負。
夢回人遠許多愁,
只在梨花風雨處。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迎著春風,想要勸春光不要匆匆離去,可是春光已經在城南的芳草路上漸漸遠去。
“欲勸”一詞,將春風寫活了,詞人將情感投射到春風上,流露出對春光的眷戀與不舍,以及對時光流逝的無奈感。
“未隨留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春天不愿同落花一樣隨著流水而去,只能暫且作粘于泥土的飛絮。
“且作” 二字,充滿了無奈與掙扎。辛棄疾一生力主抗金,卻屢遭主和派的排擠打擊,多次被罷官閑置。他不甘,也不愿,如同落花般隨波逐流;他不想輕易妥協(xié),倔強地選擇了以“飄零泥上絮”的姿態(tài),堅守著自己的熱血壯志。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這句讀來直擊人心,有種英雄遲暮的悲涼之感。
看到鏡中的自己頭發(fā)已經發(fā)白,年華易逝,自己不想辜負青春,可是終究還是辜負了啊,一輩子一事無成。
詞人從小立志要成為如同霍去病一樣的英雄,他文武雙全,熟讀兵法;20歲開始上陣殺敵,銳不可當;23歲時,他帶著50人,闖入5萬敵軍大營,不僅活著回來了,還抓回了叛徒,一戰(zhàn)封神,名震天下。
就是這樣一個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少年英雄,最終卻被時代所辜負。
一個“誤”字,包含了多少辛酸與遺憾;“人不負春春自負”,表達了內心的不甘與憤懣。
“夢回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夢醒了,感覺遠離了許多愁,只是牽掛風雨中的梨花是否安然。
結尾詞人以景結情,看似已消愁,實則是將許多的愁凝聚在梨花之上,有種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感。
暮春時節(jié),雨打梨花,花落滿地,是何等的凄美悲涼! 而在風雨中飄搖的梨花,是自己的命運處境,亦是大宋。
春去無痕,英雄遲暮!
2025.7.1

【作者簡介】
董瑩,網(wǎng)名阿春,大學本科畢業(yè)。68年畢業(yè)于遼寧省實驗中學,下鄉(xiāng)?;爻呛筮M工廠,做團書記工作,后從事教育工作,至退休。
熱愛生活,愛好文學,喜歡寫作。

【主播簡介】
傾傾,遼西蒙古貞人,多才多藝,喜歡戲曲,酷愛朗誦藝術。愿意用聲音走進詩文的內核,與心交流,觸摸人間冷暖。

聲明:插圖 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
總編聯(lián)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權屬原作者。
音頻來自主播。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欄目:
【詩與大地·蒙古貞部落】
【阜蒙詩詞·現(xiàn)代詩】
【詩與大地·名家有約】
【詩與大地·拓展】
【詩與大地 塞北散文】
【詩與大地 新荷流韻】
【詩與大地·絕句小說】
【詩與大地·讀詩心得】
【詩與大地·詩情畫意】
投稿請微信搜索關注“詩與大地”。
總裁總編輯:
微信:荊楓wu2630582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