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蘇建東,蘇州人生于1963年九十代初在國內(nèi)外雜志報刊電臺發(fā)表過詩作,有作入選1979~~2002年《蘇州詩選》2022獲巜詩文藝》杯中國漢語詩歌三等獎多次獲獎。蘇菲:譯《世界詩歌年鑒2022.2023卷》蘇東坡三子蘇過之后。我對東坡的崇拜與敬仰是青年時代開始,那時還不知道自己和東坡有著不分割的血緣關(guān)系。在家里十年前修譜的哪天起并且見到了線裝本家普后,才知自己是如假包換的東坡后裔。我愛東坡更愛他的人格,處在人生驚濤駭浪里坦然自若。為了弘揚東坡所提倡人文思想精神,我慢慢的學(xué)寫起詩。
◎《母親與羊》(原創(chuàng))
◆蘇建東(江蘇)
在我幼小的時候
七十年代初
從來不會割草的母親
托村里的吳德祥老師
給我的外公外婆
寫了一封家書
向她的兄弟姐妹
求助
需要十元錢
她想養(yǎng)一只羊
豐富余業(yè)生活
母親是個大小姐
為了追求她的愛情
放棄了
蘇州城里戶口
隨著我父親
回到太湖西山島上的村莊
馬家門前
我母親在信里講
農(nóng)村比城市好
有山有水有小草
更有一年四季吃不完的水果
到處有青草
養(yǎng)只羊真好
從此
養(yǎng)了羊的母親
收工后
出去割羊食草
待羊長大了
剪著羊毛
捏著羊毛線
學(xué)打羊毛衣衫
笨手笨腳的母親
仿佛變得聰明細巧
◎《在路上》(原創(chuàng))
◆蘇建東(江蘇)
誰在疑問星光的亮點
是那朵云嗎
當(dāng)眼睛看不見一切
可用耳朵去聽遠方吹來的風(fēng)
還有在空氣里的摩擦聲
可用手去撫摸人世間的事物
用腳去丈量所走過的路知道遠方的遠
人們從來沒有拒絕過自由的愛
就像小草不拒絕深夜里的露水
陽光的味道最易讓人沉醉于自然的美
渴望自由就像小鳥展翅高飛藍天
日落的太陽
是為了走出黑夜的人
在明天有更多的光明
如果沒有了它
高爽的天氣也是悶熱煩心
天空從不拒絕會飛的動物與機械物體
因為,天空不會阻礙一切自由的翅膀
一代又一代人在只塊土地上
曾經(jīng)被單一的思想緊鎖在門內(nèi)
自由比講真理更能被歷史的書寫成歷史
期待摘下所有的口罩
作一次長長的旅行
與親愛的人圍著篝火一起舞蹈
自由的重量比黃金更重
◎《明天》(原創(chuàng))
◆蘇建東(江蘇)
打開那扇門
草地上的花
等待著它的知己
蝴蝶有夢它沒有告訴任何人
留下了一個個猜想
心存希望
愿在
未來的日子
有著像水晶球樣的透明的幸福
不過是一個符號
不要符號
渴望透明的水晶球般的生活
白天沒有黑夜似的生活
小魚兒渴望
水永遠像似一面鏡子
能讓來來往往的人
看得清楚自己的模樣
身后的腳步在輕輕地舞蹈
所有的家庭渴望擁有一個水晶球
通過它 透明日子里的一切
包括小朋友的明天和春風(fēng)的腳步
愿往后他們與她們的生活
沒有任何 可被偷窺的空間
心里再沒有隱影的痛
◎《草在不斷的成長》(原創(chuàng))
◆蘇建東(江蘇)
廠區(qū)水泥路
縫隙間長著野草
每天細心察看它的成長
廠區(qū)的沙地上
長有一大片非常茂盛的草
不知為什么比去年長的特別優(yōu)秀
奇妙的是從來不長的地方也瘋長著野草
不知道它為什么選擇水泥路上的縫隙中
或許它喜歡獨處或愛標新立異
它的出現(xiàn)豐富了我疫情期間單調(diào)的生活
改變了粗曠的性格
把與親友通話
微信聊天的閑時
給了那顆小草
因為,同親朋好友的溝通
怕說錯了話留下許些誤解
把更多的時間給了它
用來對它仔細的觀察和交流對話
讓我懂得了草的成長
那條縫隙里能有草生長
多么的不容易
我想那草的選擇在縫隙里生長
是非常合適的有空曠的四周
對那顆草的贊頌
找不到諸多合適的溢美之詞
因它平常又普通
草的生活是我的生活
對于奉獻與它相比顯得有點利己
那顆草讓我知道了生命堅韌與高度
有草的地方就有美麗的綠色
◎《空氣的厚度》(原創(chuàng))
◆蘇建東(江蘇)
這是一座
高緯度的城市
亞細亞燈塔之城
這東方的魔都
誘惑了海上
數(shù)代人的夢想
那是每一個
探索者的神往之城
忽然間被
一叫擅長變異的魔鬼使者
騷擾的海上繁花之夜
變得不可猜想
此樣突發(fā)的災(zāi)難
給人類的生活
帶來高度的不安和恐懼
它絕不聽從指揮
也不受誰的指揮
更是一個絕對極端的自由主義發(fā)泄者
毀掉了
每一雙追逐夢的翅膀
海上空氣里
混夾著濃濃的藥水味
鑄成人們
隱痛難以愈合的傷口
戧的黃浦江寂靜無聲
從外灘邊
到人民路上豫園里
有著靜悄悄般的寂寞
春天的海
冷的讓人發(fā)怵
此時的人跳黃浦江
洗澡不覺奇怪
食材價格都坐上了火箭
也有人蹬高
樓上盲目撒錢
跳樓的跳樓
跳河的跳河翻墻的翻墻
喧嘩的鬧市聲
只有無奈的嘆息聲
放我們出去
成了最有活力的話語
一日間的世界
一線大都市
一時間成了瘋?cè)嗽?/p>
能聽見的是
穿白色防護、手持喇叭的高喊聲
更有老者
出奇的餓死在家中
這樣的慘景和
一九三七的滬淞?xí)?zhàn)
四行的保衛(wèi)戰(zhàn)等有點相似
民族大義的氣慨
讓世代敬仰
那時走出抵抗日本鬼子
那時
走上街頭抗議侵略
嗨!長陽路、控江路
人人厭煩
山陰路人人載歌載舞
不信謠、不傳謠
光明正確的指揮
更讓一個畫家蔣兆和先生
的《流民圖》有了深意
倒賣捐贈物資
假如魯迅,巴金活在今天
他倆不知該如何發(fā)聲吶喊
也許你的弱弱的聲音里盡是異常之音
因為在這半個多世紀里贊頌英明的聲音太多太冗長
怨聲載道的市民只能發(fā)出唯一正確的聲音只有服從配合和等待
這個聲音里太陽也會有苦惱的笑
問一下歷史
明天將審判誰
是奧密克戎嗎?
活在這個
地球村真不容易
一棵棵一朵朵
一片片白玉蘭花樹下
勇士們
讓人敬佩愛戴
給小草多培一捧泥土
給小鳥
多種一棵樹
給小魚
多一勺水
給百姓
多一點空間
感恩和奉獻的力量
是胸懷不可估量的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