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感悟笫三十編(在寺院念佛堂念佛感悟成詩21首另加4首仿偈文)
文/李振友(吉林)
本能造業(yè)累其身
末法眾生業(yè)習深,本能造業(yè)累其身。
出離六道緣分少,只有念佛免沉淪。
佛法本來是心法
佛法本來是心法,語言文字難解詳。
無法不是心想成,心若寂滅法亦亡。
修行好比一杯水
修行好比一杯水,平靜下來便是佛。
一念起心現(xiàn)十變,波紋涌動是凡夫。
因由相上嗔恨分
見到世間不平事,是因有了不平心。
心性本來無好壞,因由相上嗔恨分。
不是學得是修成
僧人當為傳佛法,菩薩乃是度眾生。
修法本是了生死,不是學得是修成。
往生凈土定成真
阿彌陀佛即是心,念佛方是成佛因。
信愿感應通佛愿,往生凈土定成真。
能否往生看愿力
六字洪名一聲佛,滅罪無量千萬劫。
神通大不過業(yè)力,業(yè)力大不過愿力。
能否往生看愿力,念佛為了增愿力。
念到愿力大無邊,必定往生坐蓮臺。
無上信愿極樂生
自認在世多成功,實際有多造業(yè)成。
人身道業(yè)中途物,至死碌碌虛幻中。
要想一生真成就,只有念佛法門行。
深怕六道輪回苦,無上信愿極樂生。
發(fā)心就發(fā)大誓愿
愿力決定往生真,功夫決定品位深。
發(fā)心就發(fā)大誓愿,上品蓮中現(xiàn)其身。
如同凈念相繼行
都攝六根念相繼,勢至菩薩念佛經。
此法雖好難做到,更為凡夫難持成。
執(zhí)持名號眾所受,一步登上果地中。
佛是我們心本性,如同凈念相繼行。
只管用功堅持念
不念佛名佛不應,出聲念時有回聲。
只管用功堅持念,信愿來自彌陀經。
諸佛都是念佛成
修行凈土生極樂,阿彌陀佛是教程。
念佛法門最殊勝,諸佛都是念佛成。
六字洪名最真誠
南摩歸依發(fā)愿行,六字洪名最真誠。
功夫還憑大愿力,信愿具足才往生。
最真最上乘
一句佛名號,最真最上乘。
上契諸經法,下合諸群蒙。
功夫不成片,信愿能往生。
愿力不退轉,臨終佛來迎。
佛經還是原譯好
《無量壽經》版本多,會集本子眾紛說。
佛經還是原譯好,康僧鎧譯最適合。
我的心中自有佛
我的心中自有佛,心佛本具是真佛。
自身若不識佛性,何處再去求真佛?
念佛更覺聲聲親
見像即生恭敬心,如同面見佛真身。
誦經領悟師教誨,念佛更覺聲聲親。
與佛疏雜行
口中不稱佛,佛即不聞之。
身不禮敬佛,佛即不見之。
心里不念佛,佛即不知之。
眾不憶念佛,佛不攝眾生。
因常相舍離,與佛疏雜行。
念佛親緣行
口若常稱佛,佛即能聞之。
身常禮敬佛,佛即能見之。
心里常念佛,佛即能知之。
眾生憶念佛,佛即攝眾生。
彼此不相舍,故名親緣行。
信愿足生極樂園
人死皆由業(yè)力牽,輪回六道是因緣。
念佛方能愿牽引,信愿足生極樂園。
臨終佛接我
念佛我的事,往生佛的事。
生死由佛定,命交彌陀佛。
只管專心念,往生依賴佛。
信愿感天地,臨終佛接我。
編 后 語
以上《學佛感悟》共編輯了三十編。特作如下四首詩做為三十編的結尾。
一
學佛感悟三十編,誦經念佛意志堅。
只為修心求本性,紅塵度盡出凡間。
二
心即是佛無上真,聽經求法報慈恩。
真如自性從新現(xiàn),當下同佛一脈音。
三
悟透人生讀懂經,紅塵起落總成空。
真修遙借靈山火,點亮心中佛照燈。
四
我在世上念佛名,西方有我一蓮生。
待到蓮花盛開時,佛來接我入蓮中。
李振友,男,中共黨員,退休干部,吉林省人,現(xiàn)住長春市九臺區(qū),系九臺詩社社員,在《九臺詩詞》、《關東詩詞》、《長白山詩詞》,《長春日報》等刊物發(fā)表詩詞幾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