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與二泉映月
顧從林 江蘇響水
絲弦切切雁悲傷,湖水茫茫雨漭滄。
阿炳問天天不應(yīng),二泉映月月無光:
三清道觀學(xué)音樂,道教音符最善長。
管笛琴簫皆通曉,青春年少遠(yuǎn)名揚(yáng)。
黿頭渚賞太湖色,錫惠泉觀明月妝。
西滸梅園撫嫩萼,南郊蠡水戲香廊。
西施洞里搭情屋,梅里鎮(zhèn)頭筑愛房。
滴翠樓臺(tái)纖玉手,怡紅院閣象牙床。
崇安寺里山盟對(duì),雪浪山坡海誓雙。
御賜嗓音鸝與鷺,天生倜儻鳳和凰。
天天選赴瓊瑤宴,夜夜擇尋妖艷娘。
群蝶繞蜂花蜜語,眾星捧月藝輝煌。
燈紅酒綠問花柳,曼舞勁歌勸酒漿。
醉不成人慘不別,別時(shí)天色已昏黃。
忽如一夜狂風(fēng)起,雙目失明心意茫。
東海平風(fēng)千尺浪,黃河桃汛萬條江。
普天美景無顏色,從此鮮花不再芳。
春日暖風(fēng)還覺冷,三伏陰雨不知涼。
深秋月夜二泉淚,四九雪中雷殿彷。
雨里弦潮音抑郁,風(fēng)中絲滿聲激昂。
淚飛笛泣曲如訴,霜虐鼓凝樂似簧。
翠柳如煙成記憶,芙蓉似玉枉芳香?
山清水秀花依舊,月走星移人異常。
熟路香徑看不見,竹竿胡鼓伴身旁。
怕聽玉女嬌嘀哩,更怨琴聲不懂郎。
紫燕懸梁鶯北返,杜鵑啼血雁南翔。
弦弦遺恨聲聲慢,曲曲憂愁節(jié)節(jié)殤。
冷冷清清尋覓覓,凄凄慘慘意惶惶。
白天茶社設(shè)書場,夜晚二泉問月亮。
號(hào)管為喉嘲佞偽,琵琶做嘴罵東洋。
快書段段善良贊,擊鼓篇篇抗日揚(yáng)。
烈日炎炎口內(nèi)渴,臘風(fēng)冽冽手兒僵。
胡琴雖破鬼神懼,竹板泛黃寇恐慌。
鑼鼓鏗鏘揭罪惡,笙簫裊裊訴衷腸。
鬢絲蓬亂心憔悴,不忘仙音傳四方:
山谷聽松溪水泣,寒春風(fēng)曲月投窗。
昭君出塞朔風(fēng)冽,大浪淘沙氣勢(shì)磅。
湖上龍船千槳競,二泉映月淚沾裳。
世間冷暖俱償盡,留給后人音繞梁。
注:1.聽松、寒春風(fēng)曲、二泉映月這三首是阿炳僅存的三首二胡曲。
2.昭君出塞、大浪淘沙、龍船這三首是阿炳僅存的三首琵琶曲。
3.阿炳一生彈奏270余首樂曲,
1950年夏天只為他錄制了以上
6首曲子,其余還未來得及錄制,這位音樂天才就帶著無限思念于1950年12月4日去逝,終年57歲。留給后人許多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