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張曉翼,網(wǎng)名:魂牽夢繞,河南洛寧西山底人,就職于洛陽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喜歡爬格子,忙碌于工作和生活中。工作之余喜歡欣賞詩詞文章,傾聽朗誦。偶有習作,不成文章,散見于網(wǎng)絡(luò)平臺……
定格的記憶
—— 懷念野風(李耀林)老師
作者:魂牽夢繞(張曉翼)
睜眼看朋友圈,洛水之陽懷念《傷逝—悼念李耀林老師》的文章映入眼簾,我不敢相信,立即把我的相冊截圖發(fā)給作者,希望得到不是同一個人的答案。當看到“是他”的回復(fù)時,我淚如雨下,心被扯成了一絲一絲,疼得我不能自已……

“怎么會?怎么會??怎么會???”我在反復(fù)地問自己……打開他的相冊,他最后的足跡竟然定格在我的元旦參賽作品《今晚的電話別響》上。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線,和他相識的一幕幕都在眼前晃動……
和野風老師的邂逅是在今年初冬午后的“天涯知己”平臺上,只有短短兩個月的時間,甚至我都來不及問他的真實名姓,只知道他是家鄉(xiāng)剛退休的一名教師,現(xiàn)在賦閑在家,來洛帶孫子。記得那天在家靜養(yǎng)的我,臥在飄窗上,沐浴著冬日暖陽,品著咖啡、抱著手機在看著窗下的風景,有一眼沒一眼的在和朋友們聊天。那時好朋友太陽花說我只身在洛難免也會孤獨,介紹個群里的文友老鄉(xiāng)給我認識,有空可以走動走動。正在我猶豫著要不要主動加他時,他卻發(fā)來了信息。他年長幾歲我叫他“野風大哥”,他喊我“小老鄉(xiāng)”。
每天坐公交車是我最為享受的時刻,可以翻圈聊天,可以書寫自己心儀的文字。因為忙,我很少有看圈的習慣,有需要幫助的朋友都會私發(fā)給我,所以對野風老師的文章也不咋注意,印象頗深的是他的毛筆字,寫的遒勁有力。記得是12月中旬早上七點多,我坐在公交車上,他說有東西給小老鄉(xiāng)看,發(fā)過來的是他晨練時用水在地下寫的“魂牽夢繞”四個大字的照片。他的字寫得很瀟灑,我說“等哪天我出書了,你要給我寫上這幾個字”,他說“沒問題,一定寫”,還配了個笑臉給我……

在我的記憶里,野風老師性格直率,是個貼心的大哥。他說他沒事就翻我的相冊,說我是個正能量滿滿的人,字里行間充滿了積極向上和熱情,工作務(wù)實,這點是很可貴的。老百姓心里有桿秤,人民需要腳踏實地干工作的好干部。當他得知我膝蓋動手術(shù)沒得到徹底恢復(fù)就上班時,竟罵我是“笨蛋+白癡”,連“傷筋動骨一百天”的道理都不懂,還不如一個孩子。不懂得照顧自己身體的人,怎么能干好工作?當時氣得我兩天沒理他,如今我再次躺在了床上,才明白他為什么發(fā)那么大的火。是啊,照顧不好自己的人是干不好工作的,本來百天就可以修復(fù),這一好強不知到啥時候才能痊愈。他說腰腿疼的人最怕天氣變化,遇到惡劣天氣時必須要保護好自己,不能讓自己受涼、受寒、受潮,不能把自己置身在“濕”的環(huán)境中,鼓勵我多動、少坐,勸我少寫點東西,健康比愛好重要的多。老了沒有個好身體自己會很受罪,孩子們也會受累。他時不時也會為我介紹幾種治療的方法,還推薦了幾個康復(fù)的理療項目給我。我笑他是個“絮叨的老婆婆”,惡作劇把他的昵稱換成“絮叨的老婆婆”后截圖給他。他看后笑著說“絮叨的老婆婆”就“絮叨的老婆婆”吧,只要你能記住就好。我都是六十多的人了,也絮叨不了多少年。我說“萬歲有點太長,百歲還是沒問題的。估計你少說也得再絮叨四十年”…… 誰知這絮叨之聲竟戛然而止,來不及回味暖意就匆匆結(jié)束……
和野風老師最后一次聊天是在這次下雪時。那天他問我回縣里在關(guān)林如何坐車,我告訴他關(guān)林汽車站有。突然想起網(wǎng)友說道路結(jié)冰公交可能停了,就趕緊給他說,勸他別回家,等到天晴再回。他說必須回,家里有事,他再問問其他人。當時我在街上正忙,就沒問他啥事。誰知道這次對話竟成了訣別……

野風老師悄無聲息地走了,走得那么突然,突然到來不及給文友們道個別。今天,他辭世的消息傳來,幾個文學(xué)平臺同時轉(zhuǎn)發(fā)懷念他的文章,眾文友也都在為他的離去而難過。面對雪片一樣的文字,我說不出話來……你說送我的字還沒寫;我說明年邀請你去吃“金太陽”還未成行;《今晚的電話別響》征文評選后天才結(jié)束,結(jié)果還沒出來;……你就這么匆忙的把自己的人生畫上了句號。你走得那么灑脫,你可知道留在文友心頭的思念?
我也只能用“文章還在,斯人已逝,昨日還語,今再無言”來書寫我此時的心情。絮叨的老婆婆”從此定格在我的記憶里,小老鄉(xiāng)的耳邊再也聽不到你的絮叨之聲…...
“絮叨的老婆婆”,你切慢行,小老鄉(xiāng)為你送行來了!“絮叨的老婆婆”,一路走好!
野風大哥,一路走好!!
野風老師,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