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錯誤已成家常便飯
文/逯家駒
今天,也就是3月29號18點左右,老婆在看上海臺電視連續(xù)劇《都挺好》。順便瞅一眼,只聽領銜主演演員蘇大強說:“真是天壤地下之別呀?!?/p>
過了一會是《詩書中華》節(jié)目。介紹了北宋皇帝畫家趙佶,曾作的《芙蓉錦雞圖》。他與眾不同,畫后并題詩曰:“秋勁拒霜盛,峨冠錦羽雞;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鳧鹝?!?/p>
聽那位女主持人將“峨冠錦羽雞”的“冠”錯讀成了去聲。
唉,本來因以為身邊的地方電視臺不夠嚴謹,可是遠隔千山萬水看看人家大名鼎鼎上海東方衛(wèi)視,不也是這副德行嗎……
我提醒一下――這僅僅是發(fā)生在三分之內的事情。
對了,我還沒寫完這個段子,也就是播送時事新聞的時候,一位男主持人,將“混淆”的“混”又錯讀成了上聲。接著一個畫外音將“微創(chuàng)”的“創(chuàng)”有錯讀成了去聲。
行了,別自我感覺良好了。比起長春,還說不定小巫見大巫呢……
我逃也似的離開,結果還是聽到那位女主持人將“提供”讀錯了。就在我關上臥室門的剎那,男主持人又把“供應”的“供”錯讀成了去聲……
大約十分鐘后,我去臥室倒開水。也巧,那位美女主持人又將“處理”讀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