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爺遇鬼記
文/張燈(河南)

這是發(fā)生在解放前夕的事了。有一年夏天,三爺去李橋集上賣瓜,賣到晌午集罷,還有幾個瓜沒賣完。三爺又不舍得自己吃,就背著這幾個瓜回來了。
三爺回家需要經過俺莊西南角的一大片高粱地。那片高粱地足有幾十畝,中間有一條小道,是到俺莊的捷徑。此時高粱已經長一人多高了,人走在里面,就像沉入了綠色的海洋,四周不見人,有一種窒息般的感覺。微風一吹,高粱葉就沙沙作響。三爺用筐背著瓜走到高粱地中間,正感到有點緊張的時候,突然那幾個瓜在筐里直蹦。三爺的頭發(fā)梢子立馬豎了起來。心想肯定遇到鬼了。忽然又想到有人講這里地頭溝里以前淹死過小孩,心里更加害怕。好在三爺平時比較膽大,又已經走到高粱地的中間了,便硬著頭皮往前走。三爺手里的稱桿都捏出了汗,還得故作鎮(zhèn)定不敢跑。這時只聽三爺邊走邊自言自語地說道:“天真熱,等會兒到地頭溝邊俺就去洗個瓜吃?!焙髞砣隣斦f,他說這話就是為了先穩(wěn)住鬼,免得鬼在半路上就下手害他,因為他聽說鬼好在水溝里害人,這樣說可以拖延一下時間。
三爺終于走到了高粱地邊,眼前是一條不寬不窄的水溝。水溝里有一處較淺的水域正對著高粱地中間的小道,平時人們就從這里趟水過溝。三爺到了溝邊,正在猶豫怎么辦的時候,不小心掛在稱桿上的秤砣卻滾到水溝里去了。奇怪的是,秤砣在水里竟然是漂的,不肯沉下去,好像在說,快下來撈我啊。三爺見狀,心想:“這是鬼看我猶豫,想讓我快點下水溝啊。”三爺不愧是三爺,他又使出緩兵之計,連忙說:“我編(卷)編褲腿下去撈秤砣去?!闭f著便彎腰做出要卷褲腿的樣子。但還沒等手挨著褲腿,三爺便猛一下子直起身,沿著高粱地邊向俺莊的方向狂奔而去,連稱和筐都扔下不要了......
這個故事,父輩們不止一個人跟我講過,可見當時在俺莊也是家喻戶曉了。他們都夸三爺聰明機智,說三爺如果不去騙鬼說要下水溝去撈秤砣,就會被鬼推下溝里捂死了。
然而,這個故事我卻不信。我想,三爺在高粱地里行走的時候,筐里的瓜直蹦應該是筐碰到了高粱桿(畢竟是一條小窄路容易碰到),然后筐受到了高粱桿的反彈就會抖動,瓜也就會在筐里蹦跳了。還有,秤砣漂在水里,有可能是秤砣正好滾到了水淺的地方,秤砣便露出水面,好像漂著一樣。當時三爺精神高度緊張,又加上水被秤砣一砸,可能變渾了,也看不出水深水淺,便誤認為秤砣是漂著的了。
三爺,我這沒見過面的長輩,我想問您,您究竟是聰明還是愚昧呢?!
作者簡介:張燈,男,中學高級教師,省級骨干教師,北京世紀方略教育研究院一級研究員;駐馬店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駐馬店市詩詞學會會員,《青少年文學》雜志社特約采編員,《小小說月刊》雜志社特約創(chuàng)作員,《暮雪詩刊》特邀編輯。在當地報刊及《作家》等全國多家微信平臺發(fā)表各類作品百余件。作品《賣》在青少年文學雜志社舉辦的“雄鷹杯”全國文學作品大獎賽中獲三等獎,《家有柳樹》、《職業(yè)暢想曲》等作品在“滕王閣杯”、“廬山杯”等全國文學作品大賽中獲優(yōu)秀獎。個人業(yè)績曾被收入《中國專家人名辭典》一書中。
